X线的产生和特性
1895年11月8日,伦琴发现X线
20世纪50~60年代,出现超声成像(USG)
70~80年代,出现DSA,CT,MRI,ECT,SPECT,PET,介入
90年代以来,相继出现了CR,DR,PACS等
X线特性:
1.穿透性 成像基础
2.荧光效应 透视基础
3.摄影效应 摄影成像基础
4.电离效应 放疗和防护基础
X线成像基本原理
三个基本条件:
1.具有穿透力(这是X线检查能够诊断疾病的主要原因)
2.被穿透的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
3.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,需经过显像过程获得X线影像
由于人体的密度不同,X线穿透人体各种组织结构时,其穿透程度由强到弱的次序是:含气组织,脂肪,软组织(包括液体),骨骼
X线图像特点
X线图像是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,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后的投影总和,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。
X线检查技术
(一)普通检查
1.荧光透视:
优点是操作简单、方便、快捷、经济实用;可随意转动体位多角度观察;可了解器官动态变化。
缺点是没有客观记录;对比度、清晰度差,细微结构无法辨认;诊断结果与操作者责任、水平有直接关系。
2. X线摄影:
资料可长久保存,对比度、清晰度好。费用较高,不能看动态变化。
二)特殊检查
1.体层摄影
定义:是摄取人体某一层面组织的摄影方法。
基本原理:是投照时X线球管与X线胶片沿某一支点向相反方向移动,使某一选定层面清晰显示,而非选定层面模糊不清。
2.放大摄影
CT检查优点:
1、 密度分辨率高,密度不同的组织能被区分显示,能测出各种组织的CT值。
2、 CT图像清晰,解剖关系明确。
CT检查缺点:
1、有一定的局限性,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。
2、病变的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,平扫易漏诊,须增强扫描。
3、辐射